中秋佳节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,象征着团圆与和谐。每逢中秋之夜,人们仰望明月,思念远方的亲人,吟诵着千古流传的优美诗句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秋古诗,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对月光的赞美和对家人的思念。
《静夜思》——李白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这首诗简洁而深情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。在明亮的月光下,李白将思乡之情寄托于明月之上,使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。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——苏轼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
高处不胜寒。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
苏轼的这首词以中秋之月为背景,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词中既有对月宫仙境的向往,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留恋,展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——白居易
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。
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
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
昨风一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
白居易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中秋夜景,抒发了时光流逝、物是人非的感慨。诗中的“昨风一吹无人会”一句,更是道出了孤独寂寞的心境。
《中秋月》——晏殊
十轮霜影转庭梧,此夕羁人独向隅。
未必素娥无怅恨,玉蟾清冷桂花孤。
晏殊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游子在中秋之夜的凄凉心境。诗中提到的“素娥”即嫦娥,这里赋予她情感,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。
以上这些中秋古诗,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才华,也传递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亲情的珍视。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,我们不妨停下脚步,抬头看看那轮皎洁的明月,体会古人那份悠远的情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