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的区别,利润都有哪些分法!】在企业财务分析中,“利润”是一个核心指标,但不同的利润概念往往容易混淆。常见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、利润总额、净利润等,它们的计算方式和用途各有不同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,本文将从定义、计算方式及用途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。
一、营业利润
定义:
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,即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,再扣除期间费用(如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)后的结果。
计算公式:
> 营业利润 = 营业收入 - 营业成本 - 营业税金及附加 - 销售费用 - 管理费用 - 财务费用
用途:
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,是衡量企业日常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。
二、利润总额
定义:
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收入(包括营业利润和其他业务收入)减去所有支出(包括营业成本、期间费用、资产减值损失等)后的总利润,未考虑所得税影响。
计算公式:
> 利润总额 = 营业利润 + 其他业务利润 - 资产减值损失 ± 投资收益 ± 营业外收支净额
用途:
反映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,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。
三、净利润
定义:
净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,代表企业最终实现的利润。
计算公式:
> 净利润 = 利润总额 - 所得税费用
用途:
是衡量企业最终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指标。
四、利润的其他分类方式
除了上述三种主要利润类型,利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:
分类方式 | 名称 | 定义说明 |
按来源 | 营业利润 | 来自主营业务的利润 |
非营业利润 | 来自非主营业务或偶发性交易的利润 | |
按时间 | 当期利润 | 本会计期间内的利润 |
累计利润 | 多个会计期间利润的总和 | |
按性质 | 主营业务利润 | 来自主营产品的利润 |
其他业务利润 | 来自辅助业务的利润 | |
按归属 | 企业利润 | 属于企业的全部利润 |
股东利润 |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 |
总结
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虽然都用于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,但侧重点不同:营业利润更关注主营业务的表现,而利润总额则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。净利润则是最终归属于企业的利润。
了解这些利润的分类和区别,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,为投资决策、管理优化提供依据。
利润类型 | 是否包含非经常性损益 | 是否扣税 | 用途说明 |
营业利润 | 否 | 否 | 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|
利润总额 | 是 | 否 | 反映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|
净利润 | 是 | 是 | 企业最终可分配利润 |